工程机械出口:从大国向强国迈进
发布时间 : 2024-05-10 02:30:46按照GTA(国际贸易统计)统计,我国工程机械出口2012年和2013年全球排名均为第三,前两名分别是美国和德国,第四名为日本,预计2014年的排名顺序会维持一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在2012年和2013年的国际市场份额分别是10.77%和11.79%。根据海关数据统计(工程机械按商品编码81种,其中主机产品69种,零部件12种),2014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进出口总额175.56亿美元,同比下降3.02%。其中出口额146.13亿美元,同比下降2.08%;进口额29.43亿美元,同比下降7.4%。工程机械贸易顺差116.7亿美元,2013年工程机械贸易顺差117.46亿美元。
2014年工程机械出口量排名前三位产品叉车、装载机、挖掘机的出口分别是19.23亿美元、16.05亿美元和11.3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76%,下降-8.65%和-12.46%;传统主要出口产品排位首次发生变化,168体育叉车出口首次跃升为我国第一大出口产品。起重类产品塔式起重机和轮胎式起重机分别出口4.62亿美元和1.74亿美元,同期分别增长17.96%和4.84%;高空作业车全年出口680台,出口金额0.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8.77%和45.56%;2014年全年工程机械出口额同比下降2.48%,细分产品类别,全年工程机械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双双下浮超过10%的产品有挖掘机、推土机、铲运机、全路面起重机、履带起重机。
综观2014年工程机械的进出口产品结构,168体育可以看到,全年混凝土泵车进口数量和金额分别下浮73.71%和30.12%、混凝土搅拌车全年进口1台;塔式起重机全年进口15台,进口数量和进口额分别下浮60.53%和42.65%。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我国工程机械的龙头企业徐工、中联、三一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前三名的企业和部分起重机行业的领先企业的科技成果初步显现,透过2014年全年工程机械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尽管全年进出口均有下降,但通过对主要出口产品跌涨互现的分析,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由“出口大国”向“出口强国”转变已初步呈现在我们眼前,相信今后中国工程机械的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强劲。
2014年我国共计出口工程机械零部件26.62亿美元,同比增长8.68%,占全年工程机械产品出口的18.22%;出口数量和占比持续多年呈现增长态势,进口数量持续下降。但细分零部件出口的具体产品类别,不难看出我国零部件出口主要是一些初级产品,如铸钢铸铁件、履带总成、轨链、座椅、冷凝器等,核心配套件如发动机总成、多路液压组合阀还需要进口,这些配套件的核心技术还掌握在欧美和日韩等国的手里,近年来我国工程机械领军企业徐工、中联、三一、柳工(000528,股吧)等相继在欧洲收购了部分行业领军企业,徐工、中联等公司还在欧洲、美国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院,要想真正掌握转化被收购企业的核心技术,我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年来,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很多抄底的机会和诱惑,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纷纷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跨国收购、产品外销、在外投资设厂,为了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各工程机械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经过几年的努力,回头来看,许多企业却是“走出去容易、走进去假以时日。”
一些工程机械企业有一种急于当老大的心理,部分上市公司在资金、心理、行动等方面都表现出迫切和强势的一面,急于“走出去”,急于做大规模。收购以后才发现,在战略的布局、在文化的融合上、在市场的协调上、在技术的对接上等等,很多问题没有考虑周全,所有问题都变成了“走出去”的障碍。国内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国门,脱离了土生土长的环境,但是依然没有摆脱惯性的思维,惯性的思维引导惯性的行为,面对一个全新的人文环境,我们还在用中国式的思维去理解国际化的思想。不能深入理解当地的政治、法律和文化,被国外当成是外来物种,水土不服,168体育甚至引起法律诉讼。
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实施跨国收购的战略,公司付出的是真金白银,并购双方在股权上也形成了合作关系,但是在文化上难以真正地融合。资本跨越了国界,但是文化却构成了企业之间的鸿沟。书面股权实现了组合,但是人心没有融合,形成了一个企业两种文化的困境。真正的国际化不仅仅是要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要“走进去”。我们的工程机械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不仅仅是要看到我们收购个国家知名或排行前几名的外国公司,更多思考的应该是文化的融入和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融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借船出海,在跨入国际市场大门的同时,真正地融入国际市场,我们的海外投入才能够实实在在得到回报。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的制造规模和创新能力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国际影响力,面对近两年来持续低迷的国际市场需求,如何将我国工程机械国际化市场开拓之路走得更稳更快更远?提升中国工程机械“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首先,借鉴日韩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拓展的经验,引导企业由单独的国际化“品牌”建设过程提升为行业、国家层面的工程机械国际化“品牌”的推广。充分利用好有影响力的国际行业展会等机会,将我国的优秀品牌工程机械产品按类型向国际市场推介,真真正正将我们的优秀品牌企业中能够代表中国质量的核心产品推向国际市场,逐步改变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品牌”差异不大,价格相对低廉的国际印象。
其次,利用近年来配套件产品的整体出口量不断增加,部分配套件企业纳入全球采购体系的机遇,逐步由行业商协会协调出台一些行业自律机制,避免一些零部件企业通过低价竞争等手段,搅乱优秀零部件配套企业耕耘多年、来之不易的国际化配套体系;在条件成熟的条件下组织高端配套企业制定行业国际化配套规范,尽可能将我国工程机械零部件出口配套之路走稳走远,利用国际化配套的交往途径,逐步提升我国核心零部件制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