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体育食品安全在中日食品贸易中的意义(一)_产业资讯_食用菌新闻_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发布时间 : 2023-11-10 15:18:59我国的近邻日本是非农业国家,每年需要从海外进口大量的农产品和食品168体育。中国是其主要的农产品及食品出口国,近些年的中日贸易数据显示,日本市场潜力巨大,然而受到日本相关法规、监控措施及中国本身的食品安全状况的影响,中国食品的赴日之路却充满困难。2009年2月,SGS-CSTC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简称SGS通标公司)与日本株式会社QSAI分析研究所(以下简称“QSAI分析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协议,相信此举必将对中国食品更加顺利地进入日本市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食品部副总监朱海俊先生,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分析和探寻中日食品贸易的发展之路。
记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食品进出口贸易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通行准则的影响,并且食品安全问题正成为我国食品贸易中最大、最难防范的障碍,我国的食品出口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在您看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应如何应对?
朱海俊先生(以下简称“朱总”):近年来发生的诸如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事件对整个食品行业造成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食品相关行业的对外贸易,有些国家动辄以食品质量为由,对中国出口的食品实行扣押、召回等,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产生这一局面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其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检测水平不断发展,使得对危害物质的检出限值大大降低,因此一些原来不能被发现的问题暴露出来了;其二,168体育某些媒体缺乏科学态度,对食品安全事件过度炒作,而政府相关风险评估报告又相对滞后,难以在第一时间及时以正视听,因此使得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在短时间内被过度曝光以致造成公众的曲解;其三,不可否认,的确有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动下胆大妄为,违法添加违禁物质;其四,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地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监控的力度不一,使得食品安全的全方位管控存在一定的难度。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向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何使老百姓吃得放心都是各级政府及公众最关心的话题。在中国,公众对吃的要求早已从最初的仅仅满足温饱发展到如今的既要吃得好、又要吃得卫生安全。随着民众对食品质量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政府也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并将各类整治措施落实到位。可以说,目前消费者从正规渠道购买的食品均是有安全保障的。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已经明确显示了政府相关机构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重视程度。我们有理由相信,168体育通过政府、企业等多方面持续不断地努力,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将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例如新食品安全法首先就建立两个制度,一个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一个是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制度,这两个制度对于促进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确实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朱总:日本已经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们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非常迅速的。就中日食品贸易而言,中国食品出口的1/4是进入日本市场。根据日本方面的统计,日本食品进口的16%来自于中国市场。中国和日本之间的食品贸易可以说是互补的,满足了日本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日本餐桌上的大蒜、花生、蘑菇90%来自于中国。
2008年,由于“饺子事件”和“奶粉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我国对日食品出口受到严重影响。根据我国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对日出口食品65.3亿美元,同比下降11.5%。日本在我国食品出口中的份额也从1996年的41%下降到目前的20%,为历年最低。输日企业从原有的4772家下降到4107家,同比减少了13.9%。很多品种食品出口数量锐减,像花生、包馅面食、烤鳗、紫菜、豌豆等商品出口量均下降一半以上;鸡肉制品、魔芋及鱿鱼、苹果汁、干香菇等商品出口降幅也在20%以上。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今年我国食品、农产品对日出口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朱总:无论是就那个国家而言,在食品国际贸易中,食品安全事件和对各国食品法律法规的理解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需要密切关注的。
除了法规之外,在我国发生的一些食品安全事故,也大大降低日本国民及进口商的消费信心,并促使日本政府实施更加严格的监测。统计数据(如表)直观地反映了这些因素导致的贸易波动。如2008年所谓的“毒饺子”事件让中国对日出口跌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因此,每当出现输日食品安全危机或日本提高对进口食品的技术壁垒时,都会使中日食品贸易产生大的波动。所以,总体而言,今后两国贸易波动仍会长期存在,但由于饮食文化的同源性和地域的紧邻,两国的贸易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是趋于稳定和增长的。(未完待续)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